扩大内需是应对疫情短期冲击、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紧迫要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和复工复产加快推进,3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态势,工业、服务业、投资、零售和进出口降幅都大幅收窄,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防疫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有力,基本社会民生保障保持稳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同时,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经济回升态势的任务依然艰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各国经济活动停摆仍在继续,主要经济体普遍陷入严重经济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恢复正常运转仍需较长时间。这不可避免会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也会影响国内一些行业和企业供应链正常运转,从而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但更应看到,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已由以往过度依赖外需转向内需主导,国内需求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世界经济滑向衰退、外需可能大幅萎缩和国内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经济活动渐趋正常化的情况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释放被疫情抑制的居民消费潜力,增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补短板等方面的有效投资,就能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扩大内需是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趋势的战略基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环境冲击影响。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面对相关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贬值、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经济严重衰退对我国外贸出口、货币稳定和经济增长造成的冲击,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采取增发国债扩大内需、深化国企和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稳住了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为经济高速发展和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力促进了东亚地区金融形势稳定和经济复苏,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08年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我国及时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经验表明,扩大内需始终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