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如今,古城各条巷道灯光照明提升、外墙面更新、景观小节点打造恰如其分;墙面修补从设计到施工采用传统批灰做法,力求符合历史风貌。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0-12-01 

 活化传统建筑,老街小巷焕新

  从牌坊街出古城,迎面是已经800多岁的广济桥。当地人形容它“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潮州木雕《湘子桥图》尽现以往“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热闹风光。

  今天,非遗集市、香艺展演、古琴专场演奏等成了“桥市”的新看点。夜幕降临,以广济桥为背景的灯光秀如梦如幻,酷炫科技与历史文化地标巧妙融合。今年“十一”假期,广济桥共接待游客6.72万人次,有些游客在桥上摆开工夫茶旅行套装,甚至直接在瓶装水里冷泡单枞茶,一阵清风一啜茶,好不惬意。

  “作为一名守桥人,让这座古桥既活下来,也火起来,是我最大的愿望。”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余小洁说。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并举,古城才能越来越“火”,潮文化才能越来越“潮”。

  载阳巷里,坐落着一家具有传统潮汕民居“四点金”建筑风格的载阳客栈。客栈创办人廖奕铭介绍,这里原本是他童年居住的老宅,为了不让老屋废弃,他将民居改造成客栈,现在已经成为传统民居、工夫茶及潮乐等本土文化爱好者的聚会地。“在修复、保护的基础上,将现代家居生活融入老建筑,与日常生活无缝连接。”廖奕铭说。

  古城有130多家客栈,30多座茶楼,很多都有着跟载阳客栈一样的故事。各具特色的建筑,既留住了游客的脚步,也成为弘扬潮州文化的平台。

  “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古城的保护、修缮和活化,都为文旅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伍茸说。古城是潮州的文旅核心区,以此为重点,潮州通过举办文旅活动、非遗展演、活化文物点等形式不断促进文旅融合。

  如今,古城内众多已经破旧的传统建筑,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得到保护修缮,老建筑被赋予新功能,丰富了旅游业态,助推文旅融合的良性发展。据统计,2019年,潮州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629.47万人,同比增长31%,旅游收入398.25亿元,同比增长30%。

  传承千年的潮州文化,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和城市肌理,让城市的积淀更加深厚,也焕发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