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医药在西方国家尚归属为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海外中医药教育尚未建立统一的教学标准,中医药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9—2014年组织国内外200余名专家,编写出版了“英文版中医走出去文库”(27种)[7]。这套教材以推动国际中医药教育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培养高素质国际中医药人才为目标,针对海外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重视实用性和语言的本土化,注重培养中医临证思维能力,将深奥晦涩的中医药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增加可读性。[8]由于本系列教材在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方面做出的贡献,2019年入选中宣部 “书影中的70年·新中国图书版本展”。该系列教材目前仍在国外各院校广泛使用,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中医留学生教育承担了中医药“走出去”和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使命,是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国来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培养方式和教育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形势,人卫社依托国内良好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和快速发展的多媒体平台,以突出具有原创特色的学科发展成果为特色,从2017年开始组织国内外中医药专家编写“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类专业英文版规划教材”,以规划教材模式进一步促进中医留学生教育规范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中医药国际化教育存在不同层次的办学模式,一两套教材不可能“包打天下”。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将为中医药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突出中医药特色,打造原创精品专著,提升中医药著作的国际影响力
目前国外的中医专著,比较热门的多为针灸和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类题材,主要追求中医疗法“短”“平”“快”,讲究实用,过于偏重技术,缺乏中医思维和文化内涵。有一些主流机构发行的中医药图书,由于语言本土化优势,受到了很多读者的青睐,但如果仔细研究却会发现不少的谬误。[9-10]原创中医药学术著作必须承担起正本清源、传道解惑的历史使命,引领正确的学术方向,为中医药“走出去”开辟道路。
人卫社多年来深耕中医药学术出版,精心打造了一批英文版中医药原创学术著作,针灸类如《石学敏针灸学》《针灸穴位图解》《针灸名家医案解读》《热敏灸》,中药方剂类如《方剂的配伍方法》《常用本草彩色图谱》《中药配伍应用心得》,中医经典研习类如《伤寒实践论》和《金匮要略诠解》,中医经方类如《张仲景50味药证》《药证与经方》《黄煌经方使用手册》。这些著作题材选取上极具中医药特色,内容经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能够准确传达中医药的精髓,并做到了语言本土化,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石学敏针灸学》一书更被美国针灸考试委员会指定为考试指导用书,取得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这些出版物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深厚底蕴和原创动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更多的优秀出版物和更多的优秀作者“走出去”“走进去”,在国际社会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必将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