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教师对人工智能认识的分化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1-18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普及对教师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教育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导向,而且要坚持将人工智能合理融入课堂,融入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目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人工智能的价值认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一部分教师,能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学习适应人工智能教育并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另一部分教师,忽视甚至全盘否定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认为把人工智能引入课堂是形式主义会浪费教学时间、导致学生分心课堂效率低。因此,在人工智能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人机协调,既不能高估人工智能的价值也不能忽视其价值,将人工智能的优势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三)学生自制力差,怠于思考

     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手机、pad、电脑成为学生辅助学习的工具,给学生带来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滥用电子设备甚至沉迷于其中的危害。学生查阅资料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需要使用电子设备,但家长并无法很好的管控,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以此为由沉迷于网络的娱乐功能,使教育适得其反。此外,随着作业帮、小猿搜题等作业解析智能APP的出现,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放弃独立思考的过程借助APP的答案和解析即使在没有老师答疑和家长的指导下也能快速准确的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做作业先看解析的坏习惯,并且老师通过作业不能检验教学效果。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应趋利避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优势

(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理想的学习效果是让学生明白并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未知的学习中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出了新要求,首先需要真实地学,其次是充分使用工具学,最后是整体地学。真实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基础,在课堂中减少虚假学习行为,聚焦学生的世界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困境,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为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工具,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符合自身学习习惯的学习工具可以更高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关于深度学习我们应走出碎片化学习的误区,把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学习过程体验相结合形成整体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人工智能时代深度学习不仅是大脑参与的思维层面的学习,还是人机协同的系统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