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在学校中拟定和实施IEP,教师是整个计划的拟定者和执行者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1-30 

教师对IEP拟定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质量。以往研究显示,培智学校教师对IEP拟定流程熟悉程度显示不太熟悉的调查人数占到75%;在拟定IEP时, 59.7%的教师几乎没有或者只对很少一部分学生进行了当前能力的评估。[15]总的来说,缺乏专业师资是IEP拟定过程中的最主要困难。

一、 展望

IEP是满足特殊儿童个别需要的教育方案,是促进家长、教师等不同人员进行沟通的工具,还是评价学校与教师教育绩效的重要依据。作为特殊教育的基石,IEP所承担的功能对特殊教育至关重要。[18]通过分析文献得知,要促进IEP在中国的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实践研究、重视个别化教育计划研究的本土化

目前,我国个别化教育计划研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要想促进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发展立足本土,把理论付诸于实践,使研究从理论层面的探讨转向实践层面的使用,并关注我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现存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促进IEP的发展。此外,如何使个别化教育计划立足本土,并结合各地特有的文化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需要研究者们去努力和践行。

(二)加强个别化教学与实际班集体教学的联系

一方面,应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自身入手,统一要求制定长短期目标并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标准化评价、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时对于共性的发展也要重视,在班集体教学中进行系统整体的教学,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从个别化教学实施条件入手,班额不能过大、设计互补活动教学、增加协作老师。使个别化教学在班集体的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加强个别化教学与实际班集体教学联系。

(三)制定科学有效的IEP文本

首先,避免目标制定的随意性,设定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目标,通过立法和法规,规范IEP文本形式。其次,改变IEP的设计取向,从单一的目标模式转向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相结合;最后,增加IEP的灵活性,减少制定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刻板性,使其更适应教学实践的变化。[19]但目前关于IEP的文本研究仅仅停留在编制和现状分析上,对目标的实施保障、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式的改革、人员的配合等研究较少。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加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文本编制研究,才能制定出有效的IEP文本,促进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