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级二胡作品《红星歌》为例,其中明亮、积极的情感音色是演奏的重难点。多数学生仅仅是把音符、节奏按谱演奏出来,但音乐表现却平淡无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音乐的创作背景没有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内心情感的不足。
笔者选取了《红星歌》来源的电影片段欣赏为教学媒介。电影《红星闪闪》讲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这个电影片段具有一定的时代感,离现在的青少年儿童比较久远和陌生。于是笔者通过比喻共产党就像妈妈,打土豪就像妈妈帮同学们解决生活困难来进行故事讲解;再让学生从红色的五角星联想到红领巾再到五星红旗,由这三样具有代表性的英雄象征让同学们自己展开相关故事的讲述。这样的过程很快使学生们对乐曲情感产生了共鸣,好几位六岁学龄的学生都提到了“五星红旗是英雄的鲜血染成的”,学生们越说越激动。紧接着,笔者再让学生用此种情感进行演奏时,音乐马上就生动起来,音色也变得饱满、有力。
(二)音色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形象于艺术是必然的,然而音乐作品的形象有其自身的基本特性和最终本质——直接情感形象的塑造,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塑造。[2]音乐形象不同于美术等具体对象型的艺术展现,音乐形象是通过听众对声音的听觉感受反射到脑海中的一种音乐联想。
如《良宵》乐曲中,描写的是风清月白的一幅景象,表达了作曲者内心宁静、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在二胡音色的运用中,左手触弦要轻巧、配合右手中速连贯的运弓使二胡音色明亮而干净;如二胡考级作品《三门峡畅想曲》,描写了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勤劳热情的音乐形象,左手技巧运用上要饱满积极一些,配合右手快速有力的运弓使二胡音色明亮、坚定有力等;如《空山鸟语》中的引子乐段,用二胡高音区模仿小鸟鸣叫,因此音色要明亮、清脆,就需左手滑音的轻巧,配合右手运弓的短暂干脆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