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以音符、音调、节奏型、音乐术语等作为作品呈现的基本方式。但往往音乐无法完全用看的见的文字和符号来进行作曲家内心的情感表达,这就需要演奏者通过自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音乐内涵的积累发挥想象、联想等进行演奏技术上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属于二胡艺术实践过程中不容缺少的重要环节,演奏者需结合情感认知等情况,运用演奏技法技能将音乐作品实施个性化以及多维度展现。[6]
以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二胡初级作品《田园春色》为例(见谱例1),原本乐谱呈现上仅呈现音符、节奏、调号、少量的表现文字,这些少量的音乐内容提醒不足以让学生对作曲者想要表达的音乐产生情感共鸣。首先,笔者以自己对乐曲的想象进行设计并做讲解示范,如谱例中:第一句是像一幅田园春景,一眼望过去内心的惬意感,则采用轻柔的音色进行演奏进行情感表现,然后,引导同学们讨论展开联想,并在自己的乐谱上进行大胆的音乐设计,最后通过音色的变化处理将自己想到的、理解的内容,进行演奏展现出来。
这样的音乐设计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一学期的积累,每新学乐曲熟练后,学生们都能够做到自主进行二度创作,使音乐有了新的生命力和个性,同时在创作中提高了对音乐相关知识技能的熟练与掌握。
五、结语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对音乐素养的构成有这样的表述:以审美为核心,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本文通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得出对二胡音色辨析上存在客观差异性,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音色掌控力的练习、对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对学生二胡音色演奏及聆听的审美能力。当有了对二胡音色掌控的科学方法和练习后,再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们可以实现自主进行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二胡是我国流行最广的民族弓弦乐器,它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更传承着中华一千多年的优秀文化历史,代表着中华民族历代民族音乐人的智慧结晶。二胡音乐,不再是曾经人们印象中悲悲戚戚的软弱之音,在它千变万化的音色中塑造着天地万物,而这一切都掌握在二胡演奏者的手中。二胡音色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内容、音乐形象及精神表现最有效的诠释途径。以上教学研究,对于基层少儿二胡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