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侗寨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逐渐被许多现代技术所淹没。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流失问题,现代化的冲击使得侗族人独特的传统服饰、传统生活习惯和民族语言受到极大考验。以语言为例,侗语是侗族人主要交流工具,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随着人们对外界文化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侗族人开始融入到主流的文化中,渐渐遗失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调研中,当问到村民自己的孩子是否还会说侗语时,相当一部分村民都会摇头说,“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说汉语,有的孩子甚至都听不懂侗语了”。侗族儿童大部分都说汉语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学校教育,“在学校的孩子都是说汉话,不会汉语就不能和其他人正常的交流了”。当然,会汉语的不仅仅是村里的孩子,成年人同样经历了一个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过程。从黄岗侗寨发展旅游业之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到这个原本平静的小山村,村民们为了倚靠旅游业增添家庭的经济收入,就必须学会汉语,才能与游客进行正常的交流。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侗族人将与主流民族融合,如何去看待这种文化融合,去减少文化交流中的不利变迁,这都是我们进行文化“再认识”的必要原因。
(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黄岗侗寨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目的地,它保存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本身的侗族文化氛围比较贴近原真的自然生活。它不仅是黄岗村民的家园,而且也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人类甚至整个世界的共同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受破坏,将很难恢复和重建。因此,在黄岗侗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其民族文化的“再认识”不仅仅是希望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希望在保护侗寨文化、生态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全面实现多维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兼顾到旅游导向下整个村寨文化系统与外界的平衡,达到一个方方面面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