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所教授的《学校社会工作》课程是针对大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2-09
两年中大三社会工作学生规模均在30-40人之间,小规模教学有利于课程实践分组进行。运用服务学习方法的《学校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主要有准备、实施、反思、评价等四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
首先,在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理论教学时,告知学生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讲授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对教材内外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经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学校社会工作》课程的期待。
其次,帮助学生了解服务学习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程的实践任务目标,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期末考评方式。
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课程在学校的服务领域,将学生按5-6人一组进行分组,为每组分配一名辅助实践指导教师,协助笔者对每组的活动方案和活动开展进行指导。
最后,协助每组学生做好宣传。每年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围绕“自信心提升”、“自我管理”、“缓解压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礼仪传承”、“职业规划”、“抗逆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实践开始前两周进行统一宣传和分散宣传。
(二)实施和反思
在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笔者协助各组学生做好每次小组活动的记录和资料整理,间周一次集中听取学生的小组活动反馈,督促学生进行活动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学生反应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协助其进行活动方案的调整,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为了满足“职业规划”小组成员的需求,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了“模拟面试”的环节,获得了小组成员的认可。在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从专业知识、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进行反思,力求实现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