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经过两年的服务学习教学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课程中的运用,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2-09 

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这种“边做边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新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笔者就不足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高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场地缺乏,没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在组织个案、小组等活动的时候明显感觉力不从心,每次做服务活动都在担心无“容身之地”。另一方面,活动经费的不足不仅限制了学生服务活动的成效,也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受挫。高校应加大对实务教学的投入,完善相应设施和资源配置,给创新教学方法的老师一定的支持和激励,提高老师运用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实践教学的可持续性。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专业,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达到专业要求。学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作用是有限的,需要校外实习基地的参与。所以学校应与实习基地做好协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督促实习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学习走出学校,走进机构,走进社区,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认同感。

   三是专业教师加强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储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不仅仅是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者,也是服务过程中的督导,所以更需要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储备和实务经验的积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定激励机制,帮助教师到学校社会工作一线进行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实务技能,为引导学生的服务学习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