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人文行走”的功能体现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2-11
(一)提升了教师研学引导能力。“红色人文行走”作为全新的思政实践教学范式, 集研究调查、团队学习、社会实践、网络学习等于一体, 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清醒意识到欲使学生有所成长,教师必先成长,教师主导作用是重中之重。作为学生为主体的“红色人文行走”有时候并不一定按教师预想的方向进行,还有不少学生思想上存在“蜻蜓点水、到此一游”的惯性思维,将其等同于浮光掠影的参观游览,思考肤浅、感悟简单、认识片面,这就要求教师具备高超说服力、震撼力的纠偏与引导。运用恰当的理论、独特的视角分析社会历史问题,让无时无刻的“教育者在场”保障了“红色人文行走”实践教学有序展开[]。
(二)提高了学生认知思辨能力。“红色人文行走”贴近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兴趣指向,又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紧扣教学大纲,契合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进度,凸显政治建校、对党忠诚的教育原则。首先,建立在师生间平等互动基础上的“红色人文行走”增强了学生思政学习的主动性。在“红色人文行走”过程中,团队合作、路线分析、景点选择、感悟讨论、总结分享等环节均要由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构建和实施。学生参与“行走课堂”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一个环境濡染、榜样激励、情感共鸣、行动改造、合作共生的实践内化深浅的全新体验。其次,挖掘了自身潜能。学生从行走路线规划、查阅整理资料、写作成文、反复修改,组织合作能力、思辨践行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巨大的潜力被挖掘出来,锻炼了学生深刻思考中国未来命运的能力、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社会,带着答案返回课堂,在行走中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思考、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