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蓬勃发展阶段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2-12 

19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她们的婚姻家庭观、生育观、社会参与观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相当多的女性开始摆脱家庭的束缚,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特别是南北战争确认了妇女在社会生产、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中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有识之士和女性开始觉醒,他们意识到了女性和男性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平等。他们认为,只要使妇女获得与男人同等的教育,她们就与男人不会再有差别。他们提出,必须使妇女在教育、就业和政治方面享有与男人同样的待遇。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与之相应,威斯理安女子学院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50年代初期,威斯理安女子学院只有200名余名学生、11名教授。在课程计划上,只提供一年制的初级教育和四年制的古典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拉丁文等古典课程以外,科学、数学等现代课程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形成了在当时教育制度下相对比较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受内战的影响,美国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锐减,但由于威斯理安学院女子并不像其他的男性学院一样把学生送去参加战争,因此,威斯理安女子学院的学生人数在内战期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课程上,除新增设了体育、音乐和艺术等特色课程以外,还开设了小规模的研究生课程,学生在学院学习两年后便可获得文科硕士学位。到了19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得到了北方慈善家乔治·先尼(George I·Seney)12.5万美元的捐赠,学院的办学设施得到了逐步更新,传统的古老建筑也得以翻新,学院变成了与原来完全不同的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到世纪之交,学院的入学人数已达250人,这一数字与当时的佐治亚大学相当。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浪潮的到来,在第一任非神职人员杜邦·格里(Dupont Guerry)校长的领导下,顺应潮流,引进了大量人才,学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17年,学院更名为威斯理安学院, 1919年,学院成为美国南部各州大学与中学协会即后来的美国南部院校协会的重要一员。1928年,学院搬搬迁到位于里沃利郊区的新校区,此时,学院已有近600名学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