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中曾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荼毒,点明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而在《祝福》中,鲁迅运用冷峻犀利的现实主义笔法和简单凝练而又生动传神的文字将封建礼教“吃人”的这一本质融入到小说的各个方面,同时辅之以人性的劣根性与现实的残酷性,形象地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五大原因:一是以柳妈为代表的同类的吞噬与伤害;二是祥林嫂自身的迷信与软弱;三是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摧残与绞杀;四是当时辛亥革命等社会现实的凌辱与压迫;五是以“我”为代表的新式启蒙者的启蒙不力。正是在这五大原因综合交错的互相作用之下,勤劳、善良、淳朴、本分的祥林嫂被无情地推上命运的绞刑架,成为鲁四老爷家新春“祝福”的祭品。
(一) 同类的吞噬与伤害
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第一个因素是以柳妈为代表的同类底层人民。柳妈是和祥林嫂处在相同经济水准线上、相同社会地位上的同类,正是以她为代表的同类在祥林嫂被毁灭的悲剧过程中,对其进行精神、人格上的撕咬、吮血,伤害了祥林嫂,加速了祥林嫂的心灵崩溃与肉体死亡。当祥林嫂第一次被鲁四太太指责“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的时候,柳妈没有丝毫的同情与安慰,反而给她带来对死亡的无限恐惧,甚至鼓吹她去捐门槛,去为封建礼教祭奠;当祥林嫂又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她却“欲做奴隶而不得了”,连做奴隶的资格也没有了。她死了丈夫,失去了孩子,赖以栖身的房屋被人强占——生活中的祥林嫂被逼到了绝境。祥林嫂渴望别人的同情、安慰,她凄苦的心需要理解和温暖。她寻求同情,向别人诉说她的痛苦,而鲁镇的那些男女们如何对待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