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1]党日活动主题是否鲜明、效果是否显著、育人功能是否发挥将直接影响着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 ”。[2]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要关注新格局,因势而谋,应势而变,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使主题党日活动富有成效。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聚焦问题导向,实施党日活动“走出去”创新战略,将学院特色、专业文化、传统文化、实践文化等融入党日活动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党日活动的系统化设计,使党日活动不断向常态化、品牌化、实效化方向发展,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引领作用。
一、活动背景与起因
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开展毕业生回访中了解到:学院2015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欠伟,大学毕业后志愿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康马县康马中学支教。该县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受自然环境影响,交通极为不便,康马中学学生接触外界机会较少,他们对动植物生长、内地城市建设、江河湖海等自然科学领域和外界的风土人情尤为感兴趣,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欠伟希望母校能伸出援助之手,依托学院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与康马中学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康马中学的学生们开阔眼界、树立志向、激发学习动力。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多年来一直聚焦于如何使大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引导大学生赴边疆地区建功立业,特别是引导学生党员扎根边疆,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经双方团队负责人研究,决定在学生党支部与康马中学之间长期开展“以信传情 筑爱西藏”特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优秀大学生党员与藏族学生建立友谊桥梁,通过自己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引导藏族学生成长成才。
二、主要做法与实施过程
(一)开展一对一通信活动,重拾我国传统文化情怀,弘扬书信文化,加强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学生党支部选拔出44名思想积极上进、文字功底好、有爱心的优秀大学生共产党员作为学院团队成员,负责人对参与此次活动的的学生党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和动员,并制定了活动要求:第一,双方学生互相尊重彼此的个人隐私、宗教信仰及文化差异等,为了保护隐私,信件在没有当事人的允许下,不公开发布;第二,双方学生通信内容中不得出现不文明用语以及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第三,双方学生在书信来往中不透露个人重要信息;第四,通信要保持长期性、有效性;第五,双方团队教师有权利及义务维护学生的个人隐私;第六,学生党员给予藏族孩子回复的信件内容要求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语言亲切,宣扬团结互助精神,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疑惑和困扰,给予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动力,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康马中学负责人对该校初一(1)班的44名同学进行了编号,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对选拔出的44名学生党员进行了编号,对应编号的两方学生将培养成为长期笔友。康马中学初一(1)班全体学生写出第一份信,统一邮寄给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负责人在收到信件后第一时间将书信分发给对应编号的学生党员,学生党员阅读信件后进行回信,再统一邮寄给康马中学负责人。阅读,回信,如此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