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下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的途径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2-19
在新时期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同现状面临挑战,虽然有关部门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升网络道德认同感,但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说教。我们应当根据实际从文化自信出发探索有效途径,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认同。
(一)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4]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教育除了抓好智育之外,德育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传承与创新不容忽视。首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对复杂的网络文化的判断力。其次,挖掘传承诚信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们过去追求的“正心、诚信、修身、齐家”等美德对于当代大学生仍有借鉴意义。应充分挖掘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尤其是要传承其中诚信思想、文明修身等内容,汲取道德思想精髓,坚定文化自信。再次,坚持文化建设的开放、包容性。面对复杂的网络社会,大学生应学会正视外来文化的挑战,加强对外文化交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力,在洋为中用中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创新。有效融合中华优秀的文化与西方先进的文化,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