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王廷凯在《日语文语语法》中指出,口语与文语在假名拼写、词汇、语法方面均有许多不同之处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1-06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历史假名的大量使用。如例2所示,例2的源文本中将ている写成了てゐる是历史假名,现代假名中写成”。我们还可以发现,文语文本中将“云う写成了云ふ在文语中读作“う”所以云ふ”就读作“いう”,在现代日语中经常以言う”的形态出现。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本段结尾将“であった”写成了“であつた”。因为在文语之中表示促音的“”不像现代日语那样写成小字。同理,有很多文语文本也将“に依って写作に依つて只有将文语和口语之间的差异搞清楚,译者才能精准提取源文本信息,避免误译、错译。

 

一、 译者注在历史学类文本翻译中的重要性

  李长栓在《非文学翻译》中指出,译者注就是指译文加注,就是要求译者在完成翻译的过程中,以注释的形式随时记录自己调查研究过程和对疑难问题的思考。译者注记录和反映译者思考和调查研究的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的各个方面,还包括译法的论证过程、词义的辨析、查找资料的结果与方法、对原文的分析、对原文理解的依据等。

  历史学类文本中有信息量比较大,专业术语多等诸多特点,给译者的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译者在翻译时往往还需要查询平行文本来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大多数的译员都是文学类专业毕业对历史学知识了解不足,需要通过杂志、图书、报刊或查询互联网了解历史学知识。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领域都有了解。所以,对于这部分的历史学类专业术语需要译者耐心地查询平行文本后再翻译。

3

原文:踏査山城と関防体系について

集安丸都山城桓仁五女山城遼原工農山山城西豊城子山山城開源龍潭山山城 燈塔燕州城蓋州煙筒山堡城蓋懸城子溝山城瓦房店得利寺山城の計9城を踏査した。

   この中で関防体系に関連した文献資料があるものは燈塔燕州城である。燕州城は『三国史記』の「白厳城」に比定され、隋唐と隣接する遼東半島の太子江中流域右岸に位置する。

译文:关于踏查山城与关防体系

我们踏查了集安丸都山城、桓仁五女城、辽源工农山山城、西丰城子山山城、开源龙潭山山城、灯塔燕州城、盖州烟筒山堡城、盖悬城子沟山城、瓦房店得利寺山城,共计9个城。

这九个城中,存在与关防体系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是灯塔燕州城。燕州城比较推定为《三国史记》中的“白严城”,位于与隋、唐邻接的辽东半岛的太子江中游流域右岸。

注释:

① 高句丽山城:高句丽山城是高句丽人在筑城时采用的一种独特的双城模式,即在平原筑的同时,通常也会在附近的山上修建一座山城。和平时期住在平原的城中,战争爆发时就退居山城中自卫。高句丽山城散布于今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和朝鲜境内。(以下是文中出现的9个山城的简单介绍)

得利寺山城: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得利寺镇边的龙潭山上,又名龙潭山城。

龙潭寺山城:位于开原市威远堡乡。

五女山城: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约7公里处,是高句丽的第一座山城,世界文化遗产。

丸都山城: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区2.5公里处,是高句丽时代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

工农山山城:位于今辽源市区东南龙山区工农乡工农村东山上。

城子山山城:位于西丰县凉泉镇南7.5公里的城子山上。

燕州山城:原称白岩城,位于辽阳城东30公里外城门口村东的石城山上。

烟筒山山城:位于盖州市徐屯镇韩家沟村。

城子沟山城:位于营口市盖州市双台子镇破台子村城子沟。

② 《三国史》:《三国史》是由金富1075~1151)撰的的朝最古老的史。此与高朝仁宗在位的1145年成,由新12卷、高句10卷、百6卷、年表3卷、9卷、列10卷,共50卷构成,是研究古代朝鲜历史最重要的史之一

 

纽马克(Newmark)在《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语义翻译指的是译者试图在目标语语法与语义的限制下,重视与原作完全相同的语境意义。交际翻译指的是译者试图使译文在目标语读者身上的效果与原文在原文读者上的效果相近。

3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学类文本,具备了专有词汇多、信息量大等诸多特点。笔者认为在翻译时应该重视读者的阅读感受,让读者尽可能多地理解文本。但是,读者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程度使得很多读者群体很难对译文有很深的理解。做为译者,我们不能奢求所有的读者都是历史学家。我们的译文也不是仅给懂历史的读者看,为了使译文能够有广泛的受众,我们需要译者注来补充读者对历史学专业知识的不足,让更多的人读懂译文。笔者在译前阅读源文本时,发现该段落中有许多高句丽山城的地名以及一部在中国大众读者视野里知名度不高的一本有关朝鲜历史的史书。作为译员,我们要为读者扫清专业术语的文化壁垒,为大众读者扫清理解障碍。笔者通过仔细寻找,发现历史学论文《「三国史記」に対する体育的考察》(对《三国史记》中体育方面的考察)中对《三国史记》有所介绍,笔者摘取其中的主要部分对《三国史记》补充了译者注。随后,笔者注意到源文本中有九个分布在我国境内的高句丽山城,笔者通过查询互联网和各类历史学论文后发现信息太多,如果全部拿来做译者注会显得译者注过于冗长而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随后,笔者提取了每个山城的主要信息,最后对高句丽山城用几句话进行了统一的解释,做到了简洁易懂。如此一来,译者注不但实现了自己的科普功能也没有因为过于冗长影响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