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学校要从领导、教师、学生等各个层面,通过协同创新,激活经典教育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1-07 

高职院校实施经典诵读工程时,怎样提高经典诵读育人的实效性,学校要从领导、教师、学生等各个层面,通过协同创新,激活经典教育。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经典诵读机制

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有巨大意义,为切实实现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和持续进行,学校应自上而下形成经典诵读的有效机制。由专人负责,成立专门的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齐抓共管的机制,如教务处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设立专门的经典诵读课程,并制定相应课程的评价标准。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推进校园经典诵读机制落实。图书馆是经典诵读工作最有力的推广者,通过建设具有特色的专门的朗读区,吸引学生体验并朗读,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各院系根据自身专业、学科的特点,在老师干预和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协同机制,提升诵读经典的品质,激活经典教育。

(二)创建经典诵读电子资源库,完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1.选取、编订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中外经典诵读教材。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3] 。高职院校在研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时,要对本院校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结构、学习目的等特征作出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并依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编订适合该校学生诵读的文本。选择作品时尽量与专业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比如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诵读《红楼梦》、《论语》等经典;护理专业的,推荐她们诵读《第六病室》、《论残忍》等经典小说以及一些典范的医古文;农学、工科的学生建议重点诵读《天工开物》,对筛选出的作品进行编辑、加工,制作成便于阅读的文本,并对部分作品的思想、语言、艺术价值等作出指导性评价,为学生诵读提供参考。与专业相结合的经典诵读,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会受到更全面的思想教育,自觉地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创建经典诵读电子资源库。目前高职院校经典诵读资源库相对少,而且内容缺乏系统性、综合性,诵读活动缺乏互动性。因此,本着典型性、地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选拔优秀教师进行资源库的建设,精选大量中外优秀诗文经典名作,尤其是能够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的中外经典名篇,构建高职院校特有的、专门的、多体系的、综合性的、具有代表性的和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经典诵读资源库,为学校后续推进经典诵读活动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