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空气温度较高或较低时也影响显著。当水温大于80%时,由于高温高湿妨碍了体内汗液的挥发,肌体的热平衡被打破,使人感觉闷热难受,且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更趋严重。2010-2020年,英德市日平均相比湿气最高为76.5%,月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为78.8%(2016年),年平均相比湿气最少为69.7%(2011年),但总体相比湿气年际变动不大。3-9月平均相对湿度很大,一般在75%以上,但10-1月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很小,一般在75%及以内。
2.5风
风是主要影响人对舒适度感知程度的因子之一,通过风冷效应可以使人对大气环境冷热感受程度产生改变,当大气环境热的时候,风冷效应使人对热的感知程度下降,当大气环境冷的时候,风冷效应可以使人对冷的感知程度增加。轻风送爽,当平均风力<2.0 m/s时对旅游有利[8]。英德市的年平均风力约为1.8m/s,年平均风力最高为九月至次年2月,为2.0-2.4m/s,年平均风力最少为4-6月,为1.2-1.4m/s。冬天多偏北风,夏季则多偏南风,风向也呈现强烈的时节变化,以季风天气最突出。各月风频率中以静风最多,有利于旅游。
3.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3.1舒适度月际变化
气象舒适感是指游客对各种天气影响的综合体验,气象各要素之间协调适度,人便倍感舒畅;否则人便不舒适,又或者当一些气象要求值达到了相应的阈值时,人便会发生身体病变,甚至死去。本调查人员先后通过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Cold)和综合舒适性指标(S)3种指标对英德市旅游气象舒适性[9-10]作出了量化评估。
温湿指数(THI)是利用气温与相对湿度的组合表现人类与环境间的热力交流,是对人体气候感知的第一指数,其计算公式:
THI=T-0.55(1-f)(T-58),T=1.8t+32 (1)
其中,T是华氏温度(℉);T是摄氏温差(℃);f是气体比较湿度(%)。
风寒指数(Cold)又称风冷力指数,是在冷应力区域显示失热的技术指标,应用于户外严寒自然环境下,反应风力及温度对身体的危害[9],以及其运算公式:
Cold=(10v1/2+10.45-v)(33-tmin ) (2)
其中,tmin为年均最低气温(℃);f为室内空气相对湿度(%);v为风力(m/s)。
在分析天气舒适性时发现,温度、相应温湿度、风力三个基本天气因素对舒适性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陆鼎煌[11]给出的完全考察温度、相应温湿度和风力三个基本天气因素的综合舒适性指标(S)公式说明:
S=0.6(|t-24|)+0.07(|f-70|)+0.5×(|v-2|) (3)
其中,T为平均值摄氏气温(℃);T为华氏温度(℉);tmin为平均值最低气温(℃);f为空气质量相对湿度(%);v为风力(m/s)。
定义S≤4.55时为非常舒服、4.55<S≤5.75为舒适、5.75<S≤6.95为较舒适、6.95<S≤7.95为较不舒适、7.95<S≤9.00为不舒适、S>9.00时为极不舒服。
表2英德市各月的舒适度指数
月份 |
THI |
Cold |
S |
4 |
暖,舒适 |
较为舒适 |
非常舒适 |
5 |
偏热,较舒适 |
较为舒适 |
非常舒适 |
10 |
暖,舒适 |
较为舒适 |
非常舒适 |
11 |
凉,非常舒适 |
有点凉 |
舒适 |
利用上述三种方法统计,一般认为在英德市最适合旅行的月份是4、5、10和十一月,其中以4、10月为最好的旅行月份。12月-次年三月因受低霜(冰)冻气候影响,温度偏低,身体感受偏凉,整体的舒适度指标依次出现了不舒服和极不舒服状况,所以不能进行室外旅游活动;而在6-9月则因受高温酷热气候影响,身体感到闷热、不舒服,所以不适合出外活动。
3.结论
1)英德市的旅游气候资源丰富,全年天气温暖、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冬短夏长、春秋转换较快,可为英德市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优越气候条件。
2)英德市地区立体天气特点很明显,中东部的温度明显超过了北、西,而中东部区域降水也最多。6-9月气候酷热,游人可选择宝晶宫、洞天奇境、仙桥地下河等避暑休闲胜地。
3)经过上述三个指标的定量评估,英德市在4、5、10和十一月具备了适宜的游览气象条件,其中4、10月是全国最佳游览月,并推荐全国各地的游客服务单位充分利用最佳游览月,来建设英德地区特色游览新看点。
4)由于本研究使用的三种指标都只考察了气温、风力和相对湿度三个主要天气因素,而人体舒适性还受到了其他气象要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今后研究还需要引入更多的因子提高气候舒适度精细分析,以便研究出更合适英德市旅游气候舒适性评估结果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