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测医疗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程度。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医院评审模式现状特点的分析,总结出西方发达国家医院评审的主要特点及我国医院评审在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特色医疗评审机构总结经验并提供可参考建议。
医院评审是由医疗机构之外的专业权威组织对医疗机构进行评 估,以评定医疗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程度[1]。是医疗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西方国家的医院认证实践表明,医院认证不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手段[2-3],也是促进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医院管理的重要一步。
1国内外医疗机构评审现状
1.1国外评审现状:
医院评审是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率先在美国诞生的,当时混乱的医疗管理、不规范的医疗流程促使了医院评审工作的产生。其成立最初的想法是形成医疗机构和操作的准入和标准制度。1917年美国率先将企业绩效评估的方法引入医疗机构领域用于医院评审[4]。1919年,美国外科学会和美国医院协会在纽约举行的一届临床外科大会上宣布了世界上第一次医院评审的结果[5]。其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或者发展了医院评审机构。其中,医院评审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TJC、德国KTQ、日本JCQHC和英国CQC等评审机构。国际联合评审委员会(JCI)是世界上最早成立并用统一的标准对出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评审的机构。它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JCAHO)的分支机构[6]。其评审以患者为中心、持续的改进医疗质量,不断完善的标准体系理念也代表了西方评审机构的中心理念,而独立的第三方背景,高质量的评审员队伍,智能化的信息收集手段,与时俱进的评审体系[7],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开展医院医疗质量认证与评审的必要条件[8]。
1.2国内评审评价认证现状:
我国大陆地区的医院评审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对公立医院进行的等级评审,最早始于医院的文明评比活动。中国的医院评审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按照医院的任务和功能开始的医院等级评审阶段,评审重点是人、财、物的达标。此阶段对我国26.4%的医院完成了分级管理,并形成了我国医院评审模式的雏形。但是由于缺乏评审的长效机制,政府主导下的评审缺乏公平性与公正性[9]。导致医院突击建设,弄虚作假。第二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的全国性医院评审停滞,部分地区探索多样性评审阶段。此阶段规模性的医院评审终止,仅浙江、上海等部分地区作为评审试点。医学会主导的评审模式和相对独立、管办分离的第三方评审机构开始出现[10-12]。第三阶段为2011年医院评审重新启动阶段[13],就评审组织的规范化以及推广评审员制度各医疗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14]。此阶段开始形成多维度医院评价模式,医院的公益性、医疗安全和患者的权益成为评审的核心条款[15],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树立了持续改进的评审理念,在评审标准和指标体系上开始与国际评审办法趋于一致[16]。但评审标准没有持续的更新与修订,缺乏技术诊疗标准,造成各地医院同级不同质[17]。在充分吸取历年评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健于委2020年12月21日印发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0版)》,医院评审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标准(2020版)》明确了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建设要求,围绕医疗质量安全为主线,强调信息化与标准化的作用[18],评价指标与评审条款更注重定量评价。吕忠认为新标准将加大医院评审的难度,刘庭芳则认为新标准应更多关注医院的地域发展需求和实际[19]。
随着国际医疗的发展,为适应增长的国际医疗需要和医疗质量的提高,我国部分医院还开展了国际医疗认证。我国医院最早进行国外第三方认证始于2003年的广州祈福医院,是国内最早通过JCI认证的医院,截止2021年5月中国目前获得JCI认证的医疗机构共计49家,其中包括16家公立医院和25家三级医院[20]。除了进行相关评审认证外,多家医院还同时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作为一个第三方综合监管体系更倾向于对医院制度和文化的认可,使不同层级的医院在管理上具有可比较性,而且其认证费用低廉,评审侧重点也不是对医疗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但是我国的医院认证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受到政府部门和医院足够的重视[7]。
虽然我国历次评审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医院评审方向由重基础设备转向多种评测模式同时进行已被形成共识。综合我国各评审阶段的结果来看,医院评审主要存在“评审标准”“评审机构”和“评审员队伍”等常态化制度的滞后和不足[16]等主要问题。马旭东、马丽平等人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55.6% 的受访者认为应对2011年版评审标准进行修订[17,21]。众多医务人员认为评审要求细致繁琐[22-23]。各公立医院参与度不高,以被动迎评促建为主,评审的最终结果也容易受多方面影响。而第三方评价机构规模过小,更多起到的是监督提示,还没有发挥其独立评价作用,其可信度仍有待研究。导致我国医院评审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及评审队伍的专业水平受到一定质疑[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