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院评审是根据地区情况结合医院设备、人员构成以及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来总体对医院的运行进行的综合考核。国外的医疗机构评审主要是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制度化的内容来衡量医疗机构的质量与运营管理,以确保其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26]。医院评审模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是评价的所采用的评审员模式及测量方法却大致相同[27-30]。
2.1评审的服务项目及持续改进的标准
国外评审机构不仅提供全方位的认证服务,认证的项目也从门诊诊疗到住院治疗以及居家医疗看护扩展到实验室和用药安全方面,不仅支持对医院内某个活动单元的认证,提供相关的咨询、培训等配套服务,还协助医院做相应的认证准备工作。以患者为中心的评审理念不仅渗透到临床和护理领域,在医院管理的感染控制、基础设施和环境上也着重突出。我国及日本从评审的规划上更注重考虑区域间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不同医院等级间的分级诊疗管理。尽管各国医院评审评价认证的周期长短不一,但持续改进是共同遵循的重要理念[7]。美国JCI评审每三年要进行一次标准修改,德国KTQ评审认证标准已经进行了5次修改,澳大利亚 ACHS 的评审周期为四年,且每两年要进行一次定点的检查,四年后还要进行一次专业机构的评估[28]。部分评审标准甚至每年更新[31-32]。我国自1989年发布《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医院等级评审到2020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出台,也不断在制度和内容上进行修改,引导医院合理发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2.2评审的筹资模式
刘庭芳以及Braithwaite[27]等人的研究发现,所在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认证机构的独立性越强。政府在认证机构中起主导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往往偏低。美国TJC、德国KTQ、日本的评审机构主要采取理事会管理的模式,成员主要是各利益方代表。由于其非营利性和非政府组织性,评审机构的筹资模式为评审收费或者靠培训服务收费来维持生存,少部分收入为企业捐赠、社会善款或者采取注册收费的筹资方式。评审服务收入是认证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认证机构也在大力发展咨询、培训等其他项目收入来源。我国和英国由于政府主导性医疗服务模式,医院评审机构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来运营。
2.3评审对医院的影响
西方国家政府对评审机构主要起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在活动内容上政府不会对评审机构进行过多的干预,医疗机构参与评审也是自愿进行的。陈卉[33]研究也发现,纵观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其评审主要是在政府大力提倡和引导下,联合各级卫生机构,来构建其整个医疗质量评审体系。美国的JCI医院评审并不是国家强制进行的,而是医院自发行为,只有通过认证的机构,才能获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医疗保险支付。德国的《德国社会法典》要求医疗机构要进行质量控制管理与评价认证,但并不规定具体的认证机构与制度,以此作为执业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保险支付依据[7]。而英国和泰国因为采取政府委托的中间评审模式,英国的CQC医疗评审机构主要负责对国内医疗机构的登记、质量评价和财务监督,确保他们向患者提供了最优异的帮助。泰国医院的评审是自愿的,但是政府会利用经济手段来鼓励医院参与评审,已达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日本的医院评审是参照美国的评审方法结合自己的国情制定的,但它是强制性的,《医学事业法》规定日本的医疗机构必须参加评审,其评审的目的是对医疗机构的功能进行学术的中立的评审,其形式类似于中国医院的专科排名,提醒医院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向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
2.4评审机构性质
由于早期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医院评审组织在发展初期都是非营利性和非政府性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营利性已影响评审工作的推广,以德国KTQ为代表的营利性评审机构开始出现。虽然其非政府属性,但是由于其前瞻性,美国TJC和德国KQT都得到政府和保险业的支持。部分国家由于行业协会没有形成规模,评审工作的开展首先由政府发起,政府对评审机构进行补贴,形成政府委托型评审组织。刘庭芳,马丽平等人根据政府在评审中的参与程度将评审机构大致分为三类[5,13],即非盈利政府型如ISO、美国TJC。二、政府委托型非营利性组织,如英国的CQC、泰国HA研究所。三、非政府营利性组织,如美国的JCI、德国的KQT。我国的医院评审机构包括第三方评审机构最初是由政府引导并资助的,逐步发展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立或民间机构。
2.5评审使用的的方法
世界上主流的医疗评审体系所采用的评价模式主要是结构-过程-结果的三维理论模型和PCDA的质量循环理论。而评审的主要方法采用书面评审、现场评审、医疗信息统计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模式,追踪检查法[34]就是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于2004年设计并于2006年投入使用的一种现场评审方法。其可以对患者的整个就诊流程全面的了解,从而发现医疗服务流程和环节中的问题。英国CQC评审在此基础上还采用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收集检测数据使评审更加具有针对性。随着认识的深入,国外评审机构意识到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众多国家开始研究量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美国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的国家医疗保险分配就受到患者对医院服务评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