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原发性失眠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1-17
肠道微生物群落由1000多种细菌组成,主要分布于9门,其中大部分属于厚壁菌、拟杆菌、变形杆菌和放线菌[22]。微生物群落的微妙平衡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菌群失调会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在过去的十年中,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微生物-肠道-大脑(MGB)轴[23-24]。在这个轴内,肠道内微生物群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影响大脑功能并产生双向信息流[25-29]。第一个是免疫调节途径,在此微生物群与免疫细胞发生交互作用,来影响细胞因子、细胞动力学反应因子和前列腺素E2含量[30]。第三是迷走神经通路,其中肠道神经系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31]。肠肌丛的神经元与肠内的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接触,后者参与肠运动和肠激素分泌的调节。肠神经系统与迷走神经形成突触连接,迷走神经连接肠与大脑[32],构成信息传递通路,可以被叫作肠道微生物-肠神经系统(ENS)-迷走神经-大脑通路。中枢神经系统调整肠道微生物的构成也包括上述三个途径。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大多数研究并没有测试每种途径的功能。因此,尽管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特定途径影响大脑功能,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其它的一些途径也有作用[33-34]。LiweiXie[35]等人首次将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表明,可以将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作为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朱晓松[36]等人通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患者,发现患者失眠改善后其肠道菌群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总的来说,肠道菌群的稳定对于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原发性失眠更是与肠道菌群的平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