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完成的对象是学生,也是就说学生作业的执行者,教师在作业设计之时心中要有学生。也就是要考虑完成作业的对象是否能够完成此项作业,是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能力,促进心智的发展。每个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同时学习能力和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基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提供不同层次的脚手架,这也是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差异,生活经验差异的作业设计方式。本单元1-5课时宠物手册的模板设计时,结合学生语言水平的不同,此项作业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需要描摹灰色句式结构结合真实想法补充空缺的词汇,最后结合描述内容配上相应的图片。第一层作业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设计了I have a pet.和I want a pet.的情景分类。第二层次,教师不提供语言支持,学生需要结合评价标准独立撰写宠物手册。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最后,撰写如何照顾宠物部分,教师提供了相关的视频和绘本以及词汇和句型等资源,丰富学生认识并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这样的脚手架为不同的学生完成作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使学生借助这样的脚手架一步步的攀登,培养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六、制定明晰的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实效
一份好的作业设计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评价设计,评价既是学生完成作业时的一个目标引领,也是学生完成作业后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反馈的有利证据。为了给学生完成作业时的引领也为了让学生自己能够针对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也为了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单元在作业设计的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作业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就复习巩固类跟读和朗读作业而言,如表3所示,教师设计了涵盖语音、语调、音量与清晰度等三大维度的评价表,每个维度提供了对应的评价标准。此项作业教师评价很耗时,所以主要以自评与他评为主,而师评主要通过分层抽查的方式完成。教师在第二次上课时,利用学校5分钟微课展示的时间,请同学进行现场展示,并针对全班朗读中语音的准确性、语调的自然、流畅度,声音的清晰度给予进行口头建议和鼓励。此外,每课时朗读作业进行任务闯关和每月总评颁发朗读通关证书,通过形成性评价的方式督促学生自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