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刀架蜗杆是用于蜗轮传递的转矩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1-20 

是一种减速传动装置,其发挥传动作用主要是依靠蜗杆轴发挥作用,在对蜗杆轴进行改造设计时,必须计算出蜗杆轴的最小直径和选料,还要对蜗杆轴的每一个轴段尺寸以及形状进行确定,要保证轴上面的零部件便于拆装,依照设计原则,同轴应该使用同型号的轴承,从而便于加工。完成蜗杆轴的改造设计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校核,保证各项参数与要求相符。

1.1.5蜗轮轴的改造设计

刀架蜗轮轴的作用主要是发挥传递转矩的作用,当刀架转动过程中,该装置能够发挥减速作用,在对该装置进行改造设计时,需要确定其使用材料和许用应力,材料应为钢材,通过正火处理来完成热处理,许用应力则需要通过对蜗轮轴最小直径进行估算来确定,同时,还要对蜗轮轴各轴段的长度以及直径进行确定。

1.1.6中心轴的改造设计

在开展机械加工时,刀架中心轴主要发挥定位刀架的作用,当刀架旋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弯矩,该弯矩也会作用于中心轴之上,中心轴可以使用空心轴,主要是能够将改造成本降低,并且还能够满足刀架对强度的要求,中心轴在校核时,仅需要对中心轴刚度进行校核即可,校核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中心轴横截面惯性矩进行确定,惯性矩的公式如下:

其中,I代表惯性矩;D代表轴的直径。

1.2电气改造设计

1.2.1电气控制柜的改造设计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柜主要包括数控系统、变频器、布线、变压器及其他电器元件。电器柜安装版必须与侧柜间保留有效间隙,从而便于走线和散热;电气控制柜必须保证一定的安全防护性能,例如,柜内需要配置散热风扇,调控柜内温度,使柜内温度控制在50℃之内;电器元件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50V电器元件与数控装置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出现干扰;三相电源接线必须与国标相符;柜内布线必须重视整体步距,避免与低压信号线之间产生干扰,尽量节省电线。

1.2.2主控电路设计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是由数控装置(CNC)、PLC、伺服系统以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构成,机床主电路包含三部电机,即主轴电机、冷却泵电机以及刀架电机。普通机床的主轴产生下反转是通过电机正反转将其带动的,是通过机床下面开关来进行控制的。改造后,数控机床正转与反转实现了相互转换,通过交流接触器实现通断控制

2.机床数控化改造后的联调

以上内容是对普通机床开展数控化改造的机电设计,完成机电设计之后,还需要对机电设计的结构进行联调。技术人员必须从机电安装和优化角度出发,对机床数控系统展开参数调整,并形成联调机制,从而合理有序的将数控机床进行改造,提升数控机床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具体应该如下几个方面:

1)使用改造后的数控机床进行试切削,需要对电气控制柜、数控系统及其他机电装置上电,观察运行效果,然后在对整个数控机床上电,使机床能够在预设时间之内完成空转,并对检测运行问题进行及时发现,无问题后方可开展机床试加工;

2)依照前期计算的转速范围,开展主轴变速和转速测试,观察机床最低和最高转速的声音以及状态是否达到正常状态,尤其是当机床处于最高转速的情况下,要观察机床是否出现震动,还要观察声音正常与否,观察机床的切削性能正常与否,完成验证后需要做好记录;

3)需要对数控机床几何精度做出检查和调整,保证数控机床合格。具体精度调整内容为:机床床身是否与导轨之间保持水平,可以使用水平仪进行检测,若出现不平,则可对机床地角螺丝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水平标准;还要检查横向和纵向滑板移动直线度,可采用百分表进行检测;主轴转动过程中,对径向圆的跳动进行检测同样可使用百分表来完成;

4)数控机床在对程序进行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导轨与刀架进行定位精度检测,主要检测重复定位精度、导轨平行度、主轴回转定位精度,检测结果中,X轴精度必须达到0.01mmZ轴精度必须达到0.03mm

5)应该对调试程序进行编制,实现数控车床双坐标轴快速实现点定位,从而测试数控机床在最小和最大给进速度时,双向滚珠丝杠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若未能达到,则需及时调整;

6)对数控系统开展参数设定,保证参数稳定性,若参数不稳定需及时调整;还要对机床辅助功能进行检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机械加工中,必须摒弃传统机床,对普通机床开展数控化改造,机电设计作为数控化改造的主体,必须保证设计的科学性、稳定性和高效性,不仅需要通过科学计算使设计合理,而且还要采取联调测试,使改造设计后的数控车床能够达到设计目的和相关标准要求,从而提升机械加工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