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课程思政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1-28 

即所谓“三进”。《医学英语》将语言文化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植入其中,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培养出具有崇高人文精神和政治素养的医学生。将知识技能传授同价值引领相结合,增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将医学英语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有益于增强高职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性。

关键词:三进; 医学英语; 课程思政; 实施路径

研究提出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明确提出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2]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3]

研究开展的必要性

一、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推进以爱党爱国为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4]。高等医学院校对学生加强思政引领,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抓手,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英语学科是学生接触外来文化、西方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开展课程思政帮助学生甄别吸收。国内学者陈慧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不仅要知晓和理解英语表达内容,更要通过对语言文化内涵的辨识,强化文化鉴赏思维,锤炼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5]根据国内学者时宇娇的观点,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能促进有效实施公共英语课程思政[6]2021 年版高职英语学科课程标准指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英语课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7]

二、课程思政研究多,医学英语结合少

近年来,围绕“课程思政”的研究日益增多,而其中真正探讨医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仅有《论课程思政在高职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于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初探》等为数不多的几篇,大多数是围绕某一个具体单元或某一些特定的知识点进行探索性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将课程思政如何融入英语教学中提供了一些方法案例。但是前述几个为数不多的研究远远未能满足新时代课程思政的需求,在医学英语中开展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的研究倍显迫切

“课程思政”是一项创新的教学改革,目前系统的理论尚在建设过程中,相关研究的成果也还不多,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医学英语教学思政改革有所帮助。有助于实现该领域的课程思政研究多维度与多样性,拓展实现路径。

实现课程思政“三进”的可行性

一、精准制定教学目标,实现思政进教材。

为有益于开展课程思政,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制定出合理化可实现的课程思政目标。挖掘合适的思政元素,构建知识网络,与教材内容相互契合,达到更佳育人效果。

1、制定课程思政目标

充分运用医学生誓词。医学生誓词能充分反映医学从业人员发自内心的道德准则与行为典范[8],是国家对医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医学生岗位责任意识,内化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系列目标。

2、结合教材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紧扣2021版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挖掘思政与语言教学

契合点,形成可融合的思政元素;灵活制定组合方式,教学效果最大化。如第一单元TextA “Common Diseases of the Body Systems”,通过认识人体九大系统及其常见病,结合名人病患案例,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健康的重视。

  如何建设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教材是个重要问题。当前的外语类教材现状来看,思政功能较薄弱,系统性和时代性都尚显不足。9探索将拥有普遍适用价值,针对性地结合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元素,尽量使其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兼具思政功的外语教材,用作时代专业人才培养基础课程,才能符合2021年最新高等专科学校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