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医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紧密结合、同向同行具有可行性建设性路径,需要发现课程的思政资源,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10];需要站稳守好课堂主阵地,发挥课程与文化等方面协同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11]。
(一)培根铸魂,发挥英语学科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引领,融合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融通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反映职业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适时贯彻课程思政。医学英语把人文教育同专业知识很好地融合,推动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具有崇高政治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紧扣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场语用能力。
根据英语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需要,学科教学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开展为就业服务的教学,培养与行业对口的学科核心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本就是一个意识导向,将语言教学放在职场情景下进行,有助于学生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创设语言学习与职业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语言学习的真实感,提升职场语用能力。
课程思政提出多年,但是真正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全方位融合还存在一定难度,医学英语授课教师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应了解医疗行业国内外差异,掌握中国医疗行业文化及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引导的能力。医学英语授课教师树立“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能力。在传授医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需通过多渠道、多方位渗透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课程教学要做到从专业中来,回到专业中去,结合专业要求进行课程思政设计,让课程思政服务于教学改革,又深化了教学改革。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思政渗透手段。
将思政资源通过平台,贯彻于课前课堂课后,提升教学效益。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结合传统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主动、个性化学习活动;借助多种媒介开展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实现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网络的普及,学习平台、APP等已成了学生更易于接受的信息来源。
三、精心打造校园活动,实现思政进头脑
根据2021版的高等专科学校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和未来工作中有效使用英语。新时代背景下,单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还应该把提高学生科学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纳入课程目标。因此,有限的第一课堂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活动。
(一)课程思政进比赛
不忘初心:在院级各类英语比赛中融入思政元素。
以学院特色活动—医学英语演讲比赛为例,将诵读医学生誓词—《希波克拉底誓言》融入比赛现场,将“Health related,life entrusted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誓词核心深植学生脑海。其效用不仅增强比赛现场的仪式感,更是激发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
(二)课程思政进社团
形式多样:开展一系列以英语技能为手段,行业文化为内容的活动。
引导学生社团围绕课程思政教育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医学英语片段配音、常见病指导手册设计大赛等,让学生用课内所学,在课外提升,将活动覆盖面推广到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