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陪诊行业规范的缺失和监管的不到位,不法分子很容易钻进行业的空子,在其中谋取暴利。有些陪诊师会在医托开出的利益诱惑面前低头,以哄骗、威胁患者的方式做出违法行为;还有些黄牛会打着“职业陪诊”的名义带患者以非正规手段获取紧缺号源或者“走后门”,影响其他患者正常就医,而具有陪诊需求的患者一般都是老人或者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且身边无人陪同的弱势群体,在面对医托等不法分子做出的违法行为时,往往难以自救和及时制止。
3. 陪诊价格浮动随意,收费缺乏统一标准
由于有关部门和陪诊师行业并未针对收费价格作出明确规定,陪诊服务的价格往往是根据平台要求或陪诊师主观意愿来决定,有些陪诊服务只需50元,有些陪诊服务只提供半天却可以要到500元的高价,尽管比较成熟的陪诊平台上会为陪诊服务明码标价,以下单和派单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服务。但是目前陪诊师行业内成熟的陪诊平台很少,不少陪诊服务都是由个人提供,价格也只能私下协商。
4. 可信任的正规陪诊服务平台缺乏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下,有陪诊需求的人群基本都会通过互联网搜索陪诊服务,但是现有的培训公司基本都处于初创阶段,缺乏正规官网,难以令人信任,手机中提供陪诊服务的APP的服务范围往往也只包括少数城市,而且这部分APP的下载量和评论数普遍偏低,十分小众,难以得到消费者的信任。而在缺乏顾客信任、成单量少的背景下,陪诊平台很难仅依靠一种服务存活,规模效益难以形成,因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促进陪诊行业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陪诊行业规范,需要相关法律作为支撑
在陪诊服务热情高涨的同时也出现了行业乱象现象,这对作为目前新型职业的陪诊师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处于初期发展的陪诊师行业这时就需要加强严格监管,遵守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以法律为支撑以道德为立足点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提高陪诊行业的可信度,促进陪诊服务可持续性发展。
加强陪诊行业规范,需要相关法律作为支撑,从而形成规范的监管体系。不管是医疗陪护服务中心还是第三方陪护服务平台都需要严格加强职业操守,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牢固坚守行业规范,建立严格的和行业规范体系。一方面第三方陪诊平台公司在建立之初要与当地医院保持高度联系,守好医护陪同边线,遵循医院规章制度。在公司始建立之初要有营业许可执照以及规范的公司管理制度,保证陪诊公司的经营合法合规。另一方面陪诊服务中心在与顾客建立陪诊合约之前,一定要建立合理合规的雇佣劳动关系,并保证合约公开透明,与雇主签订一式两份的合约,从而增强合约的规范性,以法律为支撑不仅保证合约双方利益的可靠性,更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对陪诊师行业的信任度。第三方陪诊中心在与雇主签订合同之后要密切关注雇主的实际需要,保证在合约有效期之前完成自己履行的合约,并提供相关联的服务,履行相应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