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纳塔斯南部,高耸的石头山丘下,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涌出,顺着水沟流淌,流入一个户外泳池。十几个孩子呼朋唤友结伴而来,在池边扔下自行车,迫不及待跳进泳池,开心地玩耍起来。三五名家长带着刚会走路的孩子,坐在旁边的凉亭里或树荫下,一边悠闲聊天一边看着孩子们嬉闹。
山上的这眼泉水被称为阿克布拉克泉,哈萨克语中是“白泉”的意思。风电项目团队利用山泉水,为当地民众修建了户外泳池,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
来自附近村庄的奥尔扎斯在泳池里玩得欢快。一看到记者,立刻从水里露出头来,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他说,夏天一到,他就和小伙伴们在这里游泳嬉水,大家都特别开心,“非常感谢修建泳池的中国叔叔们”。
这些年来,札纳塔斯风电项目在规划中拿出专项资金,结合当地民众需求提供公益服务。小城中心的鄂得马克林荫道市民活动公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为小城增添了不少亮丽色彩。“这是应当地政府请求修建的公园。”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在哈项目负责人赵坚钢说,未来他们还计划为当地社区建一个儿童游乐场。“每当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们觉得工作非常有意义。”
江布尔州萨雷苏区区长苏尔坦加里耶夫·马拉特表示,札纳塔斯风电项目不仅带来了绿色电力,增加了财政税收,而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萨雷苏区政府将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全力服务好札纳塔斯风电及后续项目开发建设。
“国家派我出来,就得干出样儿”
傍晚6时许,大雨刚停,一道彩虹绽放天边。在戈壁滩上一路颠簸,项目工程师张亮带领记者一行了解正在推进的札纳塔斯风电项目二期风机安装工作。每一个点位他都烂熟于心,指挥车辆在戈壁滩上奔驰。
直径约20米的钢筋底座(风机基础)仿佛一顶巨大的编织帽,稳稳放入深约4米的基座坑里。几十名当地工人把两台搅拌车运来的混凝土灌入钢筋缝隙里。张亮一边检查施工细节,一边向记者介绍:“这里土层也就50厘米左右,有的地方连土都没有,全是石头,得用炸药,炸出深坑,再编钢筋基座,浇筑混凝土。安装一台风机需要5天左右,还得通过地埋电缆,把风机和升压站连在一起。”
安装风机不易,在放牧区域守护风机也不易。正说着,张亮瞅见一台风机下的护栏倒了:“牛羊会把这些护栏顶倒,得加强巡视。”
途中,张亮接到电话,哈萨克斯坦能源协会再次邀请他做交流,介绍中国新能源技术和发展方向。从札纳塔斯项目筹备初期,张亮便一直待在建设一线。不到40岁的他长着张娃娃脸,可头发已灰白。伊利亚斯跟张亮共事时间久了,知道他工作经验丰富、严于律己,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张亮说:“国家派我出来,就得干出样儿。我们一定要建设好这个中哈合作重点项目。”
赵坚钢说:“当前,哈方正在全力推进绿色发展。中企投资的札纳塔斯风电项目和阿克莫拉州风电项目将成为哈境内最大风电项目群,未来还将拓展储能、氢能和综合智慧能源业务。中哈新能源合作前景可期。”
“我们是追风者,亦是驭风人。我们滴汗成冰,只为在札纳塔斯这极寒的不毛戈壁,洒下自己无畏艰险、拼搏奋进的热血青春。”札纳塔斯风电项目中方员工写下的这首小诗,道出了中国建设者在海外的拼搏坚守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