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通或不通,得找村民要答案”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10-30 

村民有乘车需求,可落到具体工作上,乘客多少、班次咋发、是否必要?“不能拍脑袋决策。通或不通,得找村民要答案。”公主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鲍贵勇说。

  8月24日,公主岭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晗带队走进唐桥村,和村民座谈,重点了解村里老人进屯干啥、乘车时间、乘车次数……接着,又找到村里的9名屯长,请他们帮忙收集其他村民的乘车诉求。

  “乘车次数?这可说不准。农闲时,每周四五趟都有可能,秋收忙起来,半个多月都不出村。”村民随口一句话,被李晗记在心里,“这事在办公室,咱想不到。”

  几天后,一份情况报告交到了鲍贵勇的手上:唐桥村至范家屯镇,预计每周乘客40至50名,以不会驾车、需要出村就医或走亲访友的老人为主。尽管人数不多,但每天都有一定的乘车需求。班次数量,可结合农活时间适当调整。鲍贵勇看得仔细,“把村里情况了解透了,咱再去跟公交公司谈恢复通车,才可能给出可行性建议。”

  公主岭市共有404个建制村,农村公路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8%以上。客运通车、村路维修、线路优化……各村情况不同,需求各异。咋能更好地收集村民出行难点?不仅要靠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也得益于畅通基层反馈渠道。

  650米的水泥路能带来多大经济效益?“咱村香瓜每亩增收1000多块钱!”谈起村路建设,范家屯镇凤响村村支书姜建语调高了几分。

  凤响村毗邻国道,村里香瓜颇有名气。但以往,收瓜车出凤响上国道,要么走村里土路,要么绕远开段颠簸的村道,“近路费车,绕弯费瓜。”

  去年,新上任的姜建主动将情况上报至公主岭市交通运输局。经实地勘察、研判设计,今秋,一条水泥路让凤响村与国道直接相连,香瓜运损减少,销路也更好。

  公主岭市交通运输局依托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市长热线等平台,收集村民出行需求,联合当地客运公司,定期进村调研,让工作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