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自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加快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01-17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画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这一使命任务,必须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两个结合”过程中加快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学深悟透这一重要思想,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还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我们要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并自觉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自觉掌握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党的二十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和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回答和解决新的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好指导实践,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