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刻印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姚雪青
2024年02月17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半透明的宣纸轻覆住画稿,画笔勾描出一条龙的轮廓,然后反贴到梨木板上用拳刀细细刻制。月牙形的刀顺着花纹在木板上游走,凿去轮廓线条之外的部分,刀刃所过,木屑掉落,保留的线条凸起,用于印刷……
这是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正在刻版,她手中的拳刀,已经使了二十来年,刻画出了许多鲜活美丽的年画作品。
积累年画制作秘笈
江苏苏州有句老话:“无画不年”。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盛于清,线条细腻、色彩淡雅、寓意丰富,400余年来,许多姑苏的美景、年节的记忆,都被一笔一画刻在了年画里。2006年,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乔兰蓉现就职于苏州市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房志达、王祖德。
乔兰蓉介绍,与别处木版年画相比,桃花坞木版年画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套色印刷,一版一色。完成一幅年画甚至需要刻制10多个版,每个版根据上色的部位不同,分别刻制不同的内容,仅刻这一道工序,有的作品就需要一年之久。
为了让所有部分最后能严丝合缝地印成一幅画,要先刻制线版,印刷出十几份轮廓图,再分配颜色,不同色版照着线版的印刷描摹,这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
因为常年握刀,乔兰蓉左手的几只手指都有刀伤划痕,右手手指和掌心磨出了一层老茧。
印刷轮廓图是一版一印,每个颜色刷完晾干一天,黑色的线条木版先印,再由深到浅印上其他颜色。要想印刷效果好,顺序不能出错,更不能操之过急,印好一版后,需要耐心等待自然晾干,如果操之过急用电吹风吹干,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
“师父教导我,很多制作技巧都来自经验积累。比如水性颜料染在生宣纸上,需要加胶水固色,胶水今天是3勺、明天变4勺,为什么不一样?这需要做好记录:印了哪幅画、哪个颜色、当时是雨天还是晴天、温度是多少……记清楚,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年画‘秘笈’。”乔兰蓉总结出自己探索的一些规律,比如说夏天温度较高,胶水容易化开,所以浓度要高一点;冬天温度较低,胶水流动性差,因此可以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