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向山水林田湖要食物,不能无度索取、竭泽而渔,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以发展“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
守住农业绿色本色。江西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推进省部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6457个,居全国第四位。赣州市大余县康万家稻虾种养基地,通过“早虾+双季稻”模式,实现“一地三收”,基地负责人黄霖说:“清水养虾,虾吃虫子,粪便还田,生态种养循环,肥药用得少了,亩均产值超过6000元。”
守好宝贵的生态资源。63.35%的森林覆盖率、1.56亿亩的林地,是江西发展林下经济、向广袤森林要食物的最大底气。从林业产业入手,江西先后出台油茶、毛竹等扶持政策,对52个重点森林药材品种进行补助,为林农量身定制“油茶贷”,提出林下经济发展“三千亿工程”,让种植经营者有收益,让加工企业有效益。
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不是盲目挖山围堰,而是走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的绿色发展之路。江西全面摸清资源家底,科学精准选地,坚持环境治理、水土保持和低丘缓坡开发同步推进,同时注重科学集约,实施连片开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好生态也是生产力。遂川县林药结合,以短养长,发展各类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3.3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6.25亿元。武宁县林下养蜂让农民收获“甜蜜事业”,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去年,江西省林下经济实现综合产值1836.5亿元,同比增长12.7%,规模和产值均居全国前列。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不再止于耕种收,田野里“长”出新产业。江西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发森林食品,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一条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精品景点线,串珠成线,让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吃上了“生态饭”。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新征程上,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蕴含着很强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好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拓展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提升现代化大农业的供给能力和产业韧性,我们的饭碗定能端得更稳、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