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是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重要手段,病情缓解后尽早撤机已达成共识。目前,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是判断患者能否成功撤机的最常用的方法。既往常规判断方法是如果患者通过2h的SBT,可以考虑撤机[1]。这些研究纳入的对象中有大量无心肺基础疾病的手术后患者,而老年COPD 患者即使成功通过2h的SBT,仍有20%左右会因为撤机失败需要重新气管插管[2]。可能是这些患者基础心肺功能以及呼吸肌肉力量较差导致撤机失败[3]。此类患者脱机后呼吸衰竭加重常伴有通气不足,二氧化碳逐步积蓄潴留的表现,这个过程通常大于2h[4]。因而,单纯2h的SBT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这些患者撤机后的长期耐受性。本文将传统2h的SBT方法延长至8小时,并由护士全程监护,患者如果可以顺利通过,则表明对撤机具备更长时间耐受性, 提示撤机成功的可能性加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入选标准:(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指南[4],因AECOPD需要行MV的患者;(2)MV时间>5d;(3)年龄>60岁;(4)经临床医生评估准备进入撤机阶段的患者。排除标准:(1)晚期肿瘤;(2)严重心功能不全(NY分级3~4级);(3)MV时间<5d;(4)年龄<60岁。患者分组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例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1.3 研究方法
1.3.1 判断患者可以进行SBT的标准 所有病例每天进行评估, 当判断患者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已经得到控制或逆转,满足以下条件:(1)神志清楚;(2)无呼吸困难,10次/min<RR<35次/min;(3)Fio2<0.5,PEEP<5cmH2O,氧合指数>150 mmHg,PH>7.35, Paco2达缓解期水平,Spo2>90%;(4)循环稳定,不需要或只需要使用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即提示患者可以进入撤机程序并可以进行随机分组。否则认为患者尚未满足撤机条件。
1.3.2 SBT 方法采用压力支持(pressu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法,PS水平设置在5~7cmH2O,PEEP<5cmH2O。分别进行2hSBT组(对照组)和8hSBT组(试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