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 53-1068/N 国际标准刊号:1005-1376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研究揭示尼古丁与酒精对大脑作用呈相反异常模式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9-01-09 

“吸烟有害健康”、“小酒怡情、大酒伤身”、“一醉解千愁”,此类俗语在现代社会早已耳熟能详。然而,香烟与酒精究竟如何影响人的大脑和健康?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领衔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揭示了吸烟与饮酒具有不同的神经环路机制,并对人脑作用呈相反的异常模式。

这一发现为揭示尼古丁与酒精对大脑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烟酒成瘾这一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以及发展针对烟酒成瘾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月8日,该成果在线发表在生物医学领域权威期刊《eLife》。同时,该论文被遴选为eLife digest特别报道。

“吸烟人群的脑功能连接呈现整体减弱的趋势。”据冯建峰介绍,研究团队整合了美国人脑连接组计划以及欧洲青少年数据两大脑影像数据库,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影像数据对近2000例被试进行脑网络建模分析,分别找到了与吸烟、饮酒密切相关的神经环路。研究发现,在长期吸烟的被试组,被试者脑区之间的同步性明显降低,异常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惩罚(非奖赏)功能相关的外侧眶额皮层;而在长期饮酒组,他们脑区之间的同步性却呈现明显升高,异常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奖赏功能相关的内侧眶额皮层。

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程炜解释道,“脑功能连接,也就是不同脑区间功能信号的同步性,可以简单理解为脑区间的协同性。人脑的各种功能都需要不同脑区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完成。这种同步性异常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影响人脑的功能。”

冯建峰表示,人脑的外侧眶额皮层主要涉及惩罚(非奖赏)等负面刺激,而内